各省辖市 、 济 源 示 范 区 党 (工) 委 组 织 部 、 宣 传 部 、 政 法 委 、 网 信 办 、 团 委 , 各 省辖 市 、 济 源 示 范 区 、 省 直 管 县 (市) 人民政府 (管委会) 教育局 、 财政局 、 人力资源社会 保障局 , 各高等学校 :
现将 《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体系实施方案》 印发给你们 , 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。
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施方案
为深入贯彻 《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 治 工 作体系的意见》 (教思政 〔2020〕 1 号) 精神 , 不断把 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会议精神 、 全国教育大会精 神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引向深入 , 现结合 我省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实际 , 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。
一、 总体思路
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, 全面贯 彻党的教育方针 ,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, 坚持社会主义 办学方向 ,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,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, 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 , 以建立完善全员 、全程 、 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 , 紧扣构建 目标明确 、 内 容完善 、 标准健全 、运行科学 、 保障有力 、 成效显著的高校 思想政治工 作体系目标任务 , 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 , 把立 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 、 文化知识 、 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, 贯 通学科体系 、 教学体系 、 教材体系 、 管理体系 , 全面提升我 省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质量 , 把为党育人 、 为 国育才的底色擦 得更亮 , 为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和接班人提供坚实政治保障和制度基础 。
二、 重点任务
(一 ) 加快构建理论武装体系
1. 加强政治引领 。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领学 生思想 , 定期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研 , 梳理 大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困惑 , 在线上线下 、 课内 课外 , 针对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予 以抵制 , 引导青 年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,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 国际比较 , 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, 正确认识远大抱 负和脚踏实地 。 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 , 扎实开展 “党的创新理论万场 宣讲进高校”、 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 习 “领航计划”、 “青年大学 习 ” 行动 、 党的创新理论 “校园巡 讲 网络巡礼”等活动 , 推动高校师生学好用好 《 习近平谈 治国理政》 原文原著 , 运用校园宣讲 、 教育培训 、 出版理论 读物 、 制作微电影短视频等方式 , 加大对新理念新思想新战 略的学习研究宣传工 作 。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, 组织开展党史 、 新中国史 、 改革开放史 、 社会主义发展史学 习教育 , 采取 专 题 教 育 教 学 、 竞 答 交 流 分 享 、 网 络 讲 述 展 示 、 座谈交流分享 、 作品节 目 呈现等方式 , 加强爱国主义 、 集体主义 、 社会主义教育 , 引导师生不断增强 “四个 自 信”。 (责任单位 : 省委宣传部 、 省委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厅 、 团省 委)
2. 厚植爱国情怀 。 深入贯彻落实 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 育实施纲要》, 实施 “立心铸魂”、 “笃志润德”、 “青春告 白”、“共情共鸣”、“固本培元”、“同频共振”、“激情追梦”、 “奋斗圆梦”等 “八大行动”, 加快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工 作体 系 。 运用大学生网络文化节 、 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 示活动等平台 , 在全网推送爱国主义教育相关内容的网络文 章 、 微视频 、 微电影 , 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、 分清善恶 , 自 觉 抵制损害国家 荣 誉 的 错 误 言 行 。 面 向 师 生 广 泛 宣 传国 旗 升 挂 、 国徽佩戴 、 国 歌 奏 唱礼 仪 , 认 真 组 织 升 国 旗 唱国 歌 仪 式 、 入党入团仪式等 , 在重大纪念 日 、 重大历史事件 日 , 组 织广大师生开展公祭 、 瞻仰纪念碑 、 祭 扫烈 士 墓 等 纪 念 活 动 , 强化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 。 指导高校依托全国全省爱国 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研学实践活动和青春寻访 , 为青年学生打好成长成才底色 。 (责任单位 : 省委宣传部 、 省委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厅 、 省委网信办 、 团省委)
3. 强化价值引领 。 指导高校修订学校规章制度和师生 行为规范 ,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其中 , 开展专 题学习教育 , 引 导 师 生 做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的 坚 定 信 仰 者 、 积极传播者 、 模范践行者 。 推动高校常态化开展文明校 园创建 , 增强高校文明校园创建的思想内涵 。 深化拓展领导 干部常态化联系高校制度 , 带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 得者 、 英模人物 、 道德模范 、 时代楷模 、 最美奋斗者 、 改革先锋 、 出彩河南人 、 专家学者 、 优秀青年代表等新时代先进 人物走进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, 用榜样的力量滋润高校师 生心灵 。 持续开展 “文明班级 、 文明宿舍 、 文明教师 、 文明 学生”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 , 开展 “感动中原”年度教育人 物 、 最美教师 、 最美大学生 、 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先进典 型宣传选树 , 用身边人感染影响身边人 , 弘扬主旋律 、 凝聚 正能量 。 (责任单位 : 省委宣传部 、 省委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 厅 、 团省委)
(二) 加快构建学科教学体系
4. 办 好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。 按 照 “八 个 相 统 一 ” 要 求 , 扎实推进思政课建设思路创优 、 师资创优 、 教材创优 、 教法 创优 、 机制创优 、 环境创优 , 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教学体 系 , 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 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 。 在全省重点美高美集团4688am率先全面 开设 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”课 , 保证 相应的学分学时 。 建 设 全 省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 资 源 库 , 组织校际间思政课教师 “手拉手”集体备课 , 推动思政 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联合备课 , 打造 一 批思政课在线开放课 程 , 探索推出 一 批融媒体思政公开课 。 组织全省学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学技能 “大练兵 、 大比武 、 大展示”活动 , 发现 和培育思政课教学名师 ,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, 不断提升全省 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。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, 遵循德育和思想政治工 作规律 , 遵循教书育人 规律 , 遵循学 生 成 长 规 律 , 把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、 爱 国 主 义 教 育 、 公民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贯穿大中小学各个学段 , 着力推进道德认知 、 行为养成 、 实践体悟 一体化 , 使大中小 学德育纵向衔接 、 横向贯通 、 螺旋上升 , 不断提高针对性实 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。 (责任单位 : 省委宣传部 、 省委高校 工委 、 省教育厅)
5. 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育人作用 。 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科引领 , 以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为载体 , 以项 目 建设和成果推广为抓手 , 打造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 作卓越文库平台 , 出版传播 一 批学生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 。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 , 围绕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、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、 南水 北调后续工 程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在河南的实施推进 , 围 绕焦裕禄精神 、 红旗渠精神 、 大别山精神 、 愚公移山精神等 革命精神的传承弘扬 , 组织骨干力量开展专题研究 , 推出 一 批有分量有价值有温度的成果 , 引导青年学生提高道德修养 和精神境界 , 养成科学思维 习 惯 , 促进 身 心 和 人 格 健 康 发 展 。 依托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 、 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 目 , 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专业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课程建设力度 , 分批分类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分领域课程体 系 , 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穿各门学科建设各环节 、全过程 。 (责任单位 : 省委宣传部 、 省委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 厅)
6.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。 加强全省课程思政建设顶 层设计 , 充分发挥各门课程育人作用 , 推动高校落实 《关于 加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工 作的指导意见》, 组织高校制 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 , 立项建设 一 批高校课程思政教育 教学改革与实践项 目 , 选树 一 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 、 示范学 院和示范专业 、 示范课程 , 逐步构建全面覆盖 、 类型丰富 、 层次递进的课程体系 。 组织高校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 案 , 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, 重点建设 一 批提高大学生 思想道德修养 、 人文素质 、 科学精神和认知能力的公共基础 课程; 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 , 深度挖掘提炼专业 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 , 科学合理拓展专 业课程的广度 、 深度和温度 , 建设 一 批优秀专业教育课程; 注重学思结合 、 知行统 一 , 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、 善于解决问题 的 实 践 能 力 , 着 力打 造 一 批 专 业 实 验 实 践 课 程 ,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 , 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 志 品质 。 (责任单位 : 省委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厅)
7. 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功能 。 完善科研评价标准 , 优化 科研环节和程序 , 加强各级各类社科项 目 、 成果评选 、 研究 基地等的规范管理 , 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、 价值取 向 、 学术导向 , 培养师生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 、 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。 扎实开展破 “五唯”专项 行动 , 建立科学 、 合理 、 规范的评价体系 , 构建集教育 、 预 防 、 监督 、 惩治于 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 。 加强对研究生导师 队伍的教育培 训 和 监 管 , 全 面 落 实 研 究 生 导 师 立 德 树 人 职 责 , 提高研究生导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能力 。 建立健 全科研道德规范 , 完善 《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实施细则》, 持 续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 、 “共和国 的脊梁— 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 程”等系列活动 , 同时加大对学术不端 行为监管和惩处力度 。 (责任单位 : 省委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 厅)
(三) 加快构建 日 常教育体系
8. 深化实践教育 。 按照 “ ‘大思政课’我们要善用之 , 一 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”的要求 , 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 生产劳动 、 社会实践 、 志愿服务 、 实习实训等活动 , 指导高 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开展志愿服务 , 将学生参与的 工 作业绩纳入 德 育 量 化 考 核 成 绩 , 纳 入 大 学 生 社 会 实 践 学 分 。 指导高校深入开展大学生暑期 “三下乡 ” “志愿服务西 部计划”等志愿服务与乡村振兴计划等品牌项 目 , 组织实施 “小我融入大我 , 青春献给祖国”主题社会实践 、 “出彩 中 原”大学生社会实践 、 春雁行动— 豫籍大学生 “返家乡” 社会实践 、 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、 “快乐成长”乡村学校少 年宫文艺志愿服务行动等新时代社会实践精品项 目 , 用形式多样的 “行走课堂”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 力 、 树立家国情怀 。 着力构建政府 、 社会 、 学校协同联动的 “实践育人共同体”, 挖掘和编制 “资源图谱”, 整合实践资 源 , 拓展实践平台 , 依托科技创新园 区 、 自 由 贸易试验 区 、 城市社 区 、 农村乡镇 、 工 矿企业 、 爱国主义教育场所 、 历史 文化遗存等 , 命名建设 一 批历史文化研学精品线路和青春寻 访线路 , 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更多机会和舞台 。 指导高 校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, 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 , 注重围绕创新创业 , 开展好 “创青 春”、“挑战杯”等青年创新创业系列赛事活动 , 结合学科专 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 , 开展好 “振兴杯”青年职业 节能大赛 , 积累职业经验 , 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 的合法劳动意识 。 (责任单位 : 省委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厅 、 团省委)
9. 繁荣校园文化 。 持续开展 “红色经典诵读”主题活动 , 广泛开展校园歌唱大赛 、 辩论赛 、 优秀影视公益展播 , 组织大学生学习 中华文化重要典籍 , 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 中华优秀传统 文 化 必 修 课 , 持 续 开 展 礼 敬 中 华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、 戏曲进校园等活动 , 邀请传统文化名家 、 非物质文化遗 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 , 打造 一 批富有中原特色的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在线开放课程 。 深入挖掘中原特色文化资源 , 大 力 弘扬焦裕禄精神 、 红旗渠精神 、 大别山精神 、 愚公移山精神 , 引导非物质文化 、 民族民间优秀文化 、 红色文化走近师 生 。 开展 “一校多品”校园文化建设 , 引导高校挖掘校园建 筑景观 、 文物和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教育作用 , 打造校园文 化品牌 , 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。 实施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 动计划 , 深入开 展 全 省 高 校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优 秀 成 果 展 演活 动 、 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 , 支持师生歌剧 、 舞蹈 、 音乐 、 影视等文艺精品原创与生产 , 扩大影响力和辐射力 。 (责任 单位 : 省委宣传部 、 省委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厅 、 团省委)
10. 推进网络育人 。 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 , 拓 展网络平 台 , 丰 富 网 络 内 容 , 建 强 网 络 队 伍 , 净 化 网 络 空 间 , 优化成果评价 , 推动思想政治工 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 高度融合 , 引导师生强化网络意识 , 提升网络文明素养 , 丰 富网络文明实践 , 守护好网络精神家园 。 组织高校思想政治 工 作队伍挺进网络主战场 , 利用微博 、 微信 、 抖音 、 快手等 新媒体平台 , 培育支持 一 批重点账号 。 推进全省高校网络思 想政治工 作中心 、 网络信息内容安全研究与分析中心建设 , 发挥好 “豫教思语”微信公众号 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机 APP “指点天下”、 全省共青团新媒体矩阵的作用 , 丰 富 网 络内容建设 , 构建起 “融新媒体 +育人”体系 , 提高育人效 果 。 持续开展好网民选树活动 , 组织网络文化节 、 优秀网络 文化作品展播 等 活 动 。 实 施 高 校 网 络 教 育 名师 培 育 支 持 计 划 , 建强思政轻骑兵队伍 , 持续推进高校网络文化精品项 目建设 。 推动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职称评审和科研成果评 价统计 。 各高校应按照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 30元的 标准设立网络思政工 作专项经费 。 (责任单位 : 省委宣传部 、 省委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厅 、 省委网信办 、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 保障厅 、 团省委)
11.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。 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 , 加强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, 深入构建教育教学 、 实践活动 、 咨询 服务 、 预防干预 、 平台保障 “五位 一体”的心理健康教育工 作格局 , 培育师生理性平和 、 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。 把心理 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体教学计划 , 按师生比不低于 1 暶4000 比例配备专业教师 , 每校至少配备 2 名 。 发挥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 、 辅导员 、 班主任等育人主体的作用 , 规范发展心理健 康教育与咨询服务 。 强化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科学干预 , 推 广应用 《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》 和心理健康网络测 评系统 , 提升 预 警 预 防 、 咨 询 服 务 、 干 预 转 介 工 作 的 科 学 性 、 前瞻性和针对性 。 适应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形势 , 组织 高校面向师生开展全方位全天候心理援助和心理帮扶 。 开展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评选和试点单位验收 , 进 一 步推 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 作 。 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宣 传周活动 ,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, 增强师生心理素质 。 (责任 单位 : 省委高 校 工委 、 省 教 育 厅 、 省 人 力 资 源 和 社 会 保 障 厅)
(四) 加快构建管理服务体系
12. 扎实推进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 。 依托书院 、 宿舍等 学生生活园 区 , 探索学生组织形式 、 管理模式 、 服务机制改 革 , 推进党团组织 、 管理部门 、 服务单位等进驻园区开展工 作 , 把校院领导力量 、 管理力量 、 服务力量 、 思政力量压到 教育管理服务学生 一 线 , 将园区打造成为集学生思想教育 、 师生交流 、 文化活动 、 生活服务于 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 。 推 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、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协调发展 , 以郑 州大学 、 河南大学为重点 , 推进所有本科院校试行书院制育 人模式改革 , 推动 “一 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 , 科学规划书院 物理空间布局 , 统筹书院与学院育人功能 , 加强书院育人队 伍建设 , 重构专业学院组织形态 , 推动高校治理体系协同改 革 , 探索新形势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的有效模式 。 (责 任单位 : 省委宣传部 、 省委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厅 、 团省委)
13. 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。 坚持围绕师生 、 关 照 师生 、 服 务师生 , 准确把握师生成长发展需要 , 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 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, 把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润物无声的 教育方式结合起来 , 帮助解决师生工作学 习 中 的合理诉求 , 在关心人 、 帮助人 、 服务人中教育人 、 引导人 。 推动全省高 校后勤综合改革 , 组织修订全省高校管理服务育人制度 , 形 成以高校章程为核心的管理服务育人制度体系 。 深化大学章 程建设 , 健全 自律公约 , 推进依法治教 , 促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, 大力营造治理有方 、 管理到位 、 风清气 正的育人环境 。 (责任单位 : 省委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厅)
14. 加强 群 团 组 织 建 设 。 强 化 高 校 各 类 组织 的 育 人 职责 , 增强工作活力 , 积极发挥高校共青团 、 学生会组织和学 生社团的作用 , 加强学生 自 我教育和 自 我 服 务 。 贯 彻 落 实 《深化学校共青 团 改革的若干措施》 《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 (研究生会) 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》 精神 , 深化学校共青 团 改革 , 构建党委统 一领导 , 党委学生工作部门牵头负责 , 团 委 、 组织 、 宣传 、 保卫 、 人事 、 教务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 与 的学生社团工作机制 。 落实 《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 法》, 切实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 。 加强高校青年马克 思主义社团建设 , 落实 《关于加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社团 建设的实施意见》, 打造 一 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示范社团 ,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社团的育人作用 。 (责任单位 : 省委宣 传部 、 省委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厅 、 团省委)
15. 完善精准资助育人 。 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, 健全四级资助认定工 作机制 , 完善档案 、 动态管理 。 建设发 展型资助体系 , 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素养培育力度 。 把 “扶困”与 “扶智”、“扶困”与 “扶志”结合起来 , 建立 国家资助 、 学校奖助 、 社会捐助 、 学生 自助 “四位 一 体”的 发展型资助体系 , 构建物质帮助 、 道德浸润 、 能力拓展 、 精 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 , 形成 “解困— 育人—成才— 回馈”的 良性循环 , 着力培养受助学生 自 立 自 强 、 诚 实守信 、 知恩感恩 、 勇 于担当的 良好品质 。 (责任单位 : 省 委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厅)
(五) 加快构建安全稳定体系
16. 强化 高 校 政 治 安 全 。 认 真 落 实 意 识 形 态 工作 责 任制 , 加强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管理 , 严格实行审批制度 。 健全 完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制度 , 根据高校领域出现的 突出问题组建专班 , 部署引导管控工 作 , 沟 通 研 判 舆 情 态 势 , 发现问题漏洞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改进 。 加强网络舆情常 态监测和预警机制 、 联合应对和应急处理机制 , 及时通报重 要工作信息 , 快速发现和处置问题 。 完善高校风险排查督查 工 作机制 , 强化信息快速反应和对热点问题的调查 , 排查梳 理高校不稳定因素 , 制定工 作台账 。 着眼抵御错误思想对大 学生的侵蚀 , 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和底线思维 , 为学生健康成 长筑牢坚实防线 。 坚决抵御境外宗教渗透 , 深入开展宗教政 策法规宣传月活动 , 修订高校宗教工 作指南 , 防范校园传教 活动 。 (责任单位 : 省委宣传部 、 省委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厅 、 省委政法委 、 省委网信办)
17. 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。 持续推动国家安全教育进课程 进教材进校园 , 指导高校积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, 组 织国家安全教育公开课 , 运用 “两微 一 端”等新媒体手段 , 结合高校课程内容强化国家安全教育 。 充分利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日 、《国家安全法》 颁布实施等重要时间节点 , 开展 知识竞赛 、 演讲比赛 、 文艺表演 、 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国 家安全教育活动 , 确保总体国家安全观入脑入心 。 统筹利用 现有资源 , 遴选建设 一 批符合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的综合性 教育实践基地 、 满足不同领域国家安全教育需求的专题性教 育实践基地 , 通过讲座展览 、 网上展示 、 实践体验 、 书籍资 料等多种形式 , 增强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和传播力 , 不断提 高宣传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。 (责任单位 : 省委宣传部 、 省委 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厅 、 省委政法委 、 省委网信办)
18. 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。 健全完善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 治理机制 , 严格落实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要求 , 强化安全基础 建设 , 切实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、 财产安全 、 身体健康 。 全面 开展高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, 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, 完善 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, 构建信息通畅 、 全员参与 、 规范有效和 可考核 、 可智控 、 可追溯的双重预防体系 , 提升安全风险管 控和隐患治理保障能力 , 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实基础 。 组织开展高校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, 加快安全教育实 践基地建设 , 推动建设 一 批集场景模拟 、 互动体验等形式于 一体的学生安全教育体验馆 、 体验教室 。 (责任单位 : 省委 宣传部 、 省委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厅 、 省委政法委)
19. 健全安全责任体系 。 落实高校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, 完善相应协调和会商机制 , 落实 “一 岗双责”。 完善预警预防 、 综合研 判 、 应 急 处 置 、 督 查 报 告 、 责 任 追 究 等 工 作 制 度 。 建立 “人人有责 、 层层负责 、 各负其责”的全员安全责 任体系 , 健 全 明责 、 知 责 、 履 责 、 问 责 的 安 全 责 任 运 行 机 制 , 完善通报 、 警示 、 约谈问责等工 作方式 , 强化安全责任 落实 。 (责任单位 : 省委宣传部 、 省委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厅 、 省委政法委)
(六) 加快构建队伍建设体系
20. 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。 按照有理想信念 、 有道德情 操 、 有扎实学识 、 有仁爱之心的 “四有”好老师标准 , 指导 高校建立全校齐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工 作体系 , 健全完善 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 、 培训轮训 、 实践锻炼等制度 , 组织 开展师德典型宣传 , 加强对海外归国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思想 引导 , 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育德育人能力 。 充分发 挥院士 、 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、 文化名家暨 “四个 一 批人 才”、 “长江学者”、 “杰青”、 国家级教学名师等示范带头作 用 , 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遴选和培育 , 突出教书育人 , 让科 学家同时成为教育家 。 落实 《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 准则》, 严把高校教师选聘入 口 关 , 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 务能力双重考察 , 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第 一 标 准 。 指导高校修订教师评聘考核办法 , 在年度考核 、 职称评 聘 、 推优评先 、 表彰奖励等工 作中强化师德考评 , 推行师德 考核负面清单制度 , 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 , 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 , 实行师德失范 “一 票否决”, 着力解决师 德失范 、 学术不端等问题 。 (责任单位 : 省委高校工委 、 省 教育厅)
21. 打造高素质思想政治工 作和党务工 作队伍 。 严格落 实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和党务工 作队伍配备的各项指 标性要求 , 高校应当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 1 暶 200 的 比例 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 , 师生比不低于 1 暶 350 的 比例设置专 职思政课教师岗位 。 公办高校要在编制内配足专职思政课教 师 岗位 , 且不得挪作他用 。 各高校要切实履行辅导员选聘主 体责任 , 按照专兼结合 、 以专为主的原则加强辅导员选配工 作 。 严格落实专职辅导员人事管理政策 , 不得用劳务派遣 、 人事代理等方式聘用辅导员 。 积极推进员额制管理改革 , 超 编单位可使用员额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。 开展思想政治工 作队 伍海内外访学研修 、 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 , 持续举办高 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 , 推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。 各 高校可设置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岗位津贴 , 纳入绩效工 资管 理 , 相应核增学校绩效工 资总量 。 各高校应按照在校生总数 每生每年不低于 20元的标准设立思想政治工 作和党务工 作 队伍建设专项经费 。 健全完善校外辅导员管理 、 培训 、 考核 制度机制 , 鼓励高校选聘各级党政机关 、 科研院所 、 企事业 单位党员领导干部 、 专家学者等担任校外辅导员 , 不断凝聚 全社会齐抓共管高校学生工作的合力 。 (责任单位 : 省委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厅 、 省财政厅 、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)
22. 推动完善思想政治工 作队伍保障激励机制 。 完善高 校专职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 , 落实国家职务职级 “双线”晋 升办法和保障激励机制 。 学校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为专职辅导 员专设 一 定比 例的 正 高 级 专 业 技 术 岗 位 。 依 据 国 家 有 关 规 定 , 适时推行高校专职辅导员管理岗位 (职员等级) 晋升制 度 。 对长期从事辅导员工 作 、 表现优秀的 , 按照国家有关规 定给予奖励 。 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专职辅导员的科研成 果统计 、 职 务 (职 称) 评 聘 范围 。 高 校 可以 从 优 秀 专 任 教 师 、 管理人员 、 研究生中选聘 一 定数量兼职辅导员 。 兼职辅 导员工 作量按专职辅导员工 作量的三分之 一 核定 。 (责任单 位 : 省委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厅 、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)
23. 加大 马 克 思 主 义 学 者 和 青 年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培 养 力 度 。 加强美高美集团4688am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, 定期 开展全省重点美高美集团4688am建设督查评估 , 推动省重点马 克思主义学院全面落实建设方案 , 推动郑州大学 、 河南大学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 科 作 为 加 快 “双 一 流”建 设 的 重 要 抓 手 , 努力建设成为 “一 流学科”。 完善美高美集团4688am结对 帮扶计划 , 一 所全省重点美高美集团4688am对 口 结对两所马克 思主义学 院 , 采 取 教 师 互 派 互 访 、 集 体 备 课 、 学 生 联 合 培 养 、 课题集中攻关等方式进行结对交流 。 深入实施 “高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”。 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 程 , 不断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强烈的理论认同 、 实践认同和情感认 同 , 学习工作实绩突出的优秀青年大学生中发现好苗子 , 通 过深化理论学习 、 开展红色教育 、 加强实践锻炼等方式进行 重点培养 、 跟踪培养 , 同 时加强 日 常管理 、 考核评价 , 推优 入党工 作 , 依程序进入选调生队伍 。 (责任单位 : 省委宣传 部 、 省委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厅 、 省委组织部 、 团省委)
(七) 加快构建评估督导体系
24. 构建科学测评体系 。 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, 建立多元多层 、 科学有效的高校思政工 作测评指标体系 , 推 动把高校党建和思政工 作作为 “双 一 流”建设成效评估 、 学 科专业质量评价 、 人才项目评审 、 教学科研成果评比的重要 指标 , 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 “双 一 流”建设 、 一 流专业 “双 万计划”的重要内容 , 把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纳入政治巡视 、 高校领导班子考核 、 领导干部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 。 (责任 单位 : 省委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厅 、 省委组织部 、 省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厅)
25. 持续推进建章立制 。 建立思想政治工 作考评体系 , 立规范 、 定标准 , 使思想政治工 作可考核 、 可评价 。 落实好 《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质量提升工 程实施纲要》, 持续推进 “十 大育人”体系建设 。 (责任单位 : 省委宣传部 、 省委高校工 委 、 省教育厅)
26. 完善推进落实机制 。 聚焦重点任务 、 重点群体 、 重 点领域 、 重点区域 , 明确责任分工 , 细化实施方案 , 密切跟 进 工 作进展 , 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问题 。 将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 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 作计划 , 建立问题清单 、 任务清 单 、 责任清单 , 明确路线图 、 时间表 、 责任人 。 (责任单位 : 省委宣传部 、 省委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厅 、 省委组织部 、 省委 政法委 、 省委 网 信 办 、 省 财 政 厅 、 省 人 力 资 源 和 社 会 保 障 厅 、 团省委)
27. 健全督导问责机制 。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督导考
核 , 把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情况作为教育系统各级 党组织和干部考核工 作的重要内容 , 对履职尽责不力 、 不及 时的 , 加大追责力度 。 实行校 、 院系 、 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 建和思想政治工 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 , 纳入党纪监督检查范 围 。 (责任单位 : 省委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厅 、 省委组织部)
三、 组织保障
28.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。 充分发挥省委教育工 作领导小 组的统筹协调作用 , 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。 各高校党委 要全面统筹各领域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 , 力戒形式主义 、 官 僚主义 , 加强 系 统 设 计 , 定 期 分 析 情 况 , 研 究 解 决 重 大问 题 , 协调推进高校大部制改革试点等重点任务落实 。 党委书 记是思想政治 工 作 第 一 责 任 人 , 校 长 和 其 他 班 子 成员 履 行 “党政同责 、 一 岗双责”。 高校领导班子成员要主动进课堂 、进班级 、 进宿舍 、 进食堂 、 进社团 、 进讲座 、 进网络 , 深入 一 线联系学生 。 党委书记 、 校长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 4 个 课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或形势政策课 , 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每学 期至少 2 个课时 , 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至少联系 1 个学生班级 或 1 个学生宿舍或 1 个学生社团等 , 每月至少 “面对面”接 触学生 1 次 。 (责任单位 : 省委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厅 、 省委 组织部)
29. 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。 深入贯彻落实 《高校基层组织 工 作条例》, 积极实施 “两化 一 创”强基引领三年行动计划 , 强化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 , 开展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 建 、 共同开展组织生活 。 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 范作用 , 优化支部设置 , 扎实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 “双带头 人”培育工 程 , 深化高校 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 培育 , 工 作重点从扩大覆盖面转到提升 “双带头人”工 作水 平 , 建强 “双带头人”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。 坚持党建带团建 制度 , 突出政治标准和高知群体 , 做好团组织推优和党员推 荐 工 作 , 切实提升新发展党员质量 。 贯彻落实党员干部教育 培训规划 , 组织举办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 、 基层党支部书记 培训 、 高校党员教育示范培训 , 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工 作能力 和综合素质 。 (责任单位 : 省委高校工委 、 省教育厅 、 省委 组织部 、 团省委)
30. 强化工 作协同保障 。 推动形成学校 、 家庭和社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 。 组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指导委员会 , 加大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创新发展中心 、 思想政治工 作队伍培 训研修中心 、 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 作中心建设力度 。 做 好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 , 强化经费投入的育 人导向 。
中共河南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 10月 21 日 印发